“19架无人机晃晃悠悠地就进了北约领空,而美国总统的第一反应居然是……‘可能被干扰了’?”
这话说出来,波兰那边估计已经气到跳脚。就在9月10日,那19架无人机像逛自家后院一样侵入波兰领空,华沙方面指名道姓,说这就是莫斯科在挑衅,在试探北约的底线。欧盟的官员们,包括高级外交官卡拉斯,也都口径一致,把这事儿定性为“蓄意违规”。整个欧洲的神经都因此绷紧了。
可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,却给出了一个让人挠头的说法。他没说这是不是故意的,反而像个军事技术宅一样分析起来:“要知道,如今针对无人机的干扰手段层出不穷,强大的干扰能让它们陷入瘫痪,最后到处坠落。” 这话听着,像是在给俄罗斯找补,又像是在炫耀某种他才知道的“内幕”,总之就是没站在盟友这边。
这事儿妙就妙在,这甚至不是他第一次开口。就在几天前,他对外传递的信息还是“或许是个错误”。从轻描淡写的“错误”,到技术故障论的“失灵”,这中间的摇摆,本身就比无人机闯入领空这件事更有嚼头。一个总统,对同一件事的两种说法,哪一个才是他真实的想法?或者说,他根本就不在乎真相是什么。
莫斯科那边当然不会闲着。俄罗斯官员直接抛出了一个更惊悚的剧本:这是基辅自导自演的“假旗事件”。他们的逻辑是,俄军用来打乌克兰军事设施的无人机,根本飞不了那么远,能飞到波兰腹地的,八成是有人想把水搅浑,逼着北约下场跟俄罗斯直接开干。
紧接着,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出来补刀,说华沙方面压根不配合调查,还拒绝承认俄军方提供的事实依据。她的话翻译过来就是:“波兰对查明真相毫无兴趣,他们只想把这盆脏水泼到我们身上。” 扎哈罗娃认为,这就是一场抹黑俄罗斯、动员各方给基辅“打钱打装备”的大型信息战。
你看,这一下子就热闹了。波兰说是俄罗斯干的,俄罗斯说是乌克兰嫁祸的,而作为北约老大的美国,其前总统特朗普却在旁边嘀咕“可能是机器坏了”。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的话说得极重,几乎是把所有不信他们说法的人都打成了“俄罗斯宣传的炮制者或帮凶”,这种话说出来,基本就没什么回头路可走了。
说白了,这整件事就像一出罗生门,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故事版本,而且都言之凿凿。无人机事件本身,据称目的就是为了破坏当时正在进行的乌克兰和谈进程。现在看来,它不仅可能破坏了和谈,更是在美欧之间,在北约内部,砸出了一道新的裂痕。
在盟友最需要一颗定心丸的时候,特朗普递上的却是一个巨大的问号。他的这番“亲俄”言论,与其说是真的相信无人机是技术故障,不如说是在延续他一贯的行事风格:质疑现有秩序、削弱盟友体系、制造不确定性。这种不确定性,对他个人而言或许是政治筹码,但对整个北约的集体安全承诺来说,无异于釜底抽薪。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无人机事件了,它变成了一面镜子,照出了各方盘根错节的利益和根深蒂固的不信任。波兰总理图斯克坚称“绝非失误”,他看到的是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威胁。而特朗普看到的,可能只是一场可以用来抨击对手、吸引眼球的政治秀。
在这场真假难辨的舆论战里,事实本身似乎已经不再重要。重要的是谁的声音更大,谁的叙事更能蛊惑人心。而特朗普,似乎正是那个最擅长在混乱中起舞的人。
炒股配资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